国产直播新闻/媒体聚焦
对于许鞍华,印刻在我们脑海的是她那无法辨别性别的短发,略带疲倦、薄饰粉黛的脸。大众更多知道的是,她是香港最后一名女导演,一个一生未婚的女人。对于她的电影,人们总说,慢得看睡着了。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文化也成了快速消费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去平心静气地倾听一段慢条斯理的叙述又会是怎样的一场体验?
11月4日晚,新闻传播系举办了题为“许鞍华影像中的女性形象构建”的第17次学术沙龙,本次沙龙主讲人为2015级研究生鲁雪伟。本次学术沙龙中,鲁雪伟借助许鞍华的具体作品,对其电影中女性形象进行了全面解读。
鲁雪伟同学从许鞍华的电影作品谈起,梳理了其不同时期的作品所传达的主题,从而指出许鞍华导演作品对女性命运高度关注的特征。从《女人四十》到《千言万语》,从《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到《天水围的日与夜》,许鞍华不止一次地将目光投向那些一个人生活却又哀而不伤的女人们。鲁雪伟同学抛出问题“描写女性的电影何其多,为何许鞍华描述的却如此独特?”。对此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许鞍华特殊的家庭成长环境是其主要原因。进而从导演的家庭影响和个人境遇两个方面对许鞍华为何对女性具有深刻独到的理解进行了解读。许鞍华的母亲对她影响是最深的,作为日本人的身份一直不为人所理解,这也是《客途秋恨》这部带自传性质的电影的诞生的原因。也正是由于母亲在家庭中受到的排斥,让她更深刻地体会到同是苦命的女人,为何不是互相关照、互相护持,却还争权夺利、争风吃醋。所以在她的电影中女性形象都是坚韧的、互助的。如《女人四十》中的阿娥与雪姨,《天水围的日与夜》中的阿贵。至此沙龙在同学们的讨论中已进行到一半,鲁雪伟同学最后总结自己的观点,许鞍华电影中女性意识的下的挣扎和凄凉是导演自身作为女性的自我表达。
最后鲁雪伟同学通过对《倾城之恋》和《半生缘》这两部传达出爱情悲剧的电影本体的解读,指出了其电影中的不足。她说,这可能是许鞍华导演把青春年华给了电影而不是爱情的原因,但也正是这个原因给我们看到一个不一样的爱情故事。最后电影《半生缘》经典台词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顾曼桢说“我想每个人到老总有两三件事情拿出来讲的。如果我跟世钧真的结了婚,生几个孩子,那一定不会是一个故事了。”这是许鞍华对爱情的解读,但却不被现在闪恋,闪婚的时代所理解。而人性在某些方面是存在共通性的,当同学们看到顾曼桢一个人在电影院回忆起和世钧的爱情悲剧又哭又笑的脸,也会为她心痛,为自己的某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故事默然流泪。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来信请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50信箱180分箱
邮编:211106
校内链接